醒狮瑞龙闹新春,钦州老街“年味儿”倍浓。林雪 摄
春节期间,钦州市突出“文旅 百业”“百业 文旅”,以“瑞蛇庆新春·文旅促消费”为主题,策划推出乐在老街、新春灯会、非遗市集、千人健走等多场文化体育旅游活动,不断激发市场活力,以节促游,以节兴游,以节兴市,全市文旅市场安全、有序、繁荣,取得亮眼成绩单。
深挖民俗底蕴,非遗文化绽放新光彩
吉祥龙狮大巡游现场锣鼓喧天、热闹欢腾,新春采茶戏展演、粤曲专场路演人气高涨……春节期间,钦州老街举办的“瑞蛇迎春·乐在老街”新春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,感受传统年俗的现代魅力。
“通过深入挖掘本地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,将民俗元素有机融入各类文旅活动,展现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钦州市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各县区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,灵山县举行“万人喜庆闹新春”活动,浦北县举办新春灯会、群狮闹新春活动,钦南区开展“欢欢喜喜过大年”系列文化活动,钦北区举办小董镇非遗美食文化节活动等,通过系列民俗文化、非遗文化展示展演,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。同时,充分发挥图书馆、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阵地作用,举办非遗展览、民俗文化讲座等活动,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。
聚焦促进消费,文旅市场释放新动能
春节期间,钦州市整合文旅资源,鼓励文旅经营企业推出景区门票优惠、酒店住宿折扣、民宿体验特惠等系列促消费举措20余条,同时精心设计“福蛇迎春·钦城漫步烟火之旅”等6条年味十足的特色旅游线路,吸引游客前来体验,激发假日经济新活力。
广西最长的海上跨海大桥——龙门大桥成为新晋热门旅游打卡点,抖音平台上“龙门大桥”话题热度达9000多万播放量。
钦南区举办“最美龙门岛”摄影打卡挑战赛,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龙门港镇购海鲜、赏海景、游海岛。
三娘湾、犀丽湾等景区周边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,有力拉动了住宿消费。充分利用商场、商圈的集聚效应,举办年货市集、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带动餐饮、住宿、购物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。
“非遗促消费 赶个年味集”钦州非遗年货市集活动,汇聚钦州坭兴陶、大寺猪肚巴、小董麻通、灵山大粽、浦北陈皮等钦州各类非遗好物,拓展文旅消费场景,丰富文旅消费体验。
创新融合发展,构建产业多元新格局
新年健步展风采,运动逐梦向未来。1月29日,钦州市举办平陆运河古龙窑文化旅游体育公园千人健步走活动,将体育赛事与旅游线路有机结合,精心打造运动休闲旅游新产品,让群众深入感受钦江古龙窑的文化底蕴与平陆运河建设的壮阔场景。参与者们精神抖擞,步伐坚定,一边欣赏着钦江两岸的美丽风光,一边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。
春节期间,钦州市探索“文商体旅”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,致力于培育独具特色的文旅新业态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丰富文旅产品供给。
蛇年新春有好戏,全民参与秀才艺。连日来,“滨海运河城·全民才艺秀”新春活动在年年丰广场、吾悦广场火热上演,线上线下吸引约5万人次观看,不仅为市民群众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,推动了文旅与商业的深度融合,周边商业街区人气也随之提升。
优化惠民服务,提升群众文化新福祉
抛圈套鸭、击鼓迎春、幸运转盘……“滨海运河城·瑞蛇庆新春”2025年钦州市新春游园活动在钦州湾广场热闹开场,传统游戏深受群众欢迎。春节期间,全市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,并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,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。
“假期和父母一起感受钦州的‘年味儿’,很有意义。”在上海一所高校就读的大学生黄宇宁说,回到钦州过年,最感兴趣的就是各种新春游园和群众文化活动,全家人都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“我们的节日·春节”广场大家乐系列群众文化活动、“滨海运河城·草坪音乐汇”新春专场等文艺惠民演出,为市民带来了精彩的音乐盛宴。
“图书馆里过大年”新春系列活动,线上线下同步开展,方志展、新春祝福墙、元宵猜灯谜等活动,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,假期期间图书馆人流量明显增加。
“博物馆里过大年”春节系列活动在刘永福旧居和冯子材故居等地开展,主题讲座、红色爱国电影剧目展播、非遗展演、vr体验等活动,让游客深入了解钦州的历史文化。此外,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,组织书法家送春联、社区举办新春游园等,将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,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(记者 赖昕 通讯员 江文倩)